《中医天下》 搜索到的一篇读者日志 稿子来源:铁牛养藏馆 py bkark /?2416 近日上一部小说《中医天下》,作者是青斗,是一部玄幻小说,写得非常好,里面有许多中医的奇异之术,以及中医各门医术的描述,是一部很好的中医科普小说。 今晚还没有看完,故事还在连载中,但是很受启发。 虽然是小说形式,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是因为在学中医的过程中,有很多切身体会,作者所言并非皆虚。 今晚看到关于“无药神方”的情节,讲的是用各色豆类,以色入脏,以及五行术数来配药治病的做法,似曾相识,《思考中医》里刘博士也介绍了有中医用这种方法来治病,我一直以为那是不太可能的,并且将信将疑,今日再在小说里见到,虽然所作的解释我还是不能理解,但是似乎有许多东西是超出我的智慧的,不得不重视起来。以前对于王凤仪讲病的事迹,我也是怀疑,但是对疾病有更深的理解后,现在就能理解,为什么通过讲病可以讲好。虽然我还没有亲眼所见,但是现在是能够理解它的原理。 很多次和形先生聊起中医的话题的时候,他很信那些祝由之术,他还介绍过三七生先生用术数之法来配药治糖尿病的故事,我时常觉得象他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也这么迷信,虽然我也努力的用科学来解释那些现象,在我看来,中医没有什么神秘的,也不应该神秘,所以,很多次我都对他的这种态度,不置可否。 今晚再看这小说,让我重新思考,或许是我太肤浅了吧。莫非远古中医对于生命的认识真的达到那么神秘高深的地步?如果经络在人体的作用真的那么重要,那么小说所言就并非不可能的,如果经络可以治病,那么一样可以“致病”,道理很简单,经络出现问题了,可以通过针法治好,那么反过来也同样可以用针法使人得病,那么小说中的反针术就是真的,玄啊。。。。 今晚看着这部小说,让我突然对远古的先贤们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在几千年前,在黄帝创建华夏文明开始,黄帝和他的臣子们就开始探索生命的奥秘,肯定有许许多多的医者,为了探索生命规律,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他们通过内证,通过试药,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并且提升成为理论,才总结象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这样的医学经典,这些书的每一句话,都是先贤们通过无数的内证实验得来的,那么这会是一场多么惊心动魄的探索啊。。。 除了有历史记载的大医家之外,肯定有更多的被历史遗忘的医者,传承着这一中医之术,他们之所以被历史所遗忘,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都是修道之人,恬淡虚无,不求功名,《黄帝内经》里有上古使僦代季,也只是提过其名,都没有对他进行介绍,那么这几千年里,肯定有很多这样的名医。 这种说法并不是凭空设想的,在汉朝之前,医术作为一种民间流行的技术,都是师徒相传的,不象今天有医科大学的,汉朝建立后,汉政府有过一次向民间收集书籍的举动,以图重振兴秦朝焚书后的文化创伤,这时一些医书才从民间走出来,《汉书》里才开始提到《黄帝内经》之类的医书,还有《黄帝外经》之类的更多书现在都失传了,我们在长沙马王堆出士的医书也可见当时的医学已经很发达了。 今晚让我做一个梦,坐一回时光机,回到秦汉时期,让我更近距离的接触古中医学,去感受古医者出神入化的医术。。。 向古医者致敬。 (春节期间,和形先生去罗浮山,见先生对葛洪的遗迹特别尊敬,在几处都烧香了,现在我似乎理解了他。同样的心情,同样的诚恳。) 注:感谢这位读者的关注,没想到被定性为玄幻小说,有些意外。 本书繁体出版之际,台湾部分评论1 實在有趣的 大中醫 瀏覽35|回應1|推薦3 200八/12/22 06:11:04 引用文章徵文贈書》看《大中醫》分享讀後感,送新書 今天碰巧連上了大中醫連載 坦白說我對參加試閱沒什麼興趣 因為工作繁忙所以不太有時間閱讀"非"專業書籍 但一看到大中醫這標題就引起我的興趣 不過主題是針灸是開啟我讀下去的主因 第一段講到袁世凱的部分就讓人忍不住一直讀下去(因為感覺好像說得真有那麼一回事) 再讀下去也沒有一般武俠小說的亂七八糟 很有章法邏輯地舖陳這個故事 彷彿就是真人真事一般 讀到第二篇的時候 我不僅開始懷疑這會不會就是傳說中那位r.漢唐說不定他自己投稿寫自傳?!) 總之不僅是故事本身引起人興趣、主角的境遇也是讓人感興趣,甚至作者本身到底跟主角有沒有關係,還有這個作者是誰也讓人好奇了起來。 不過讓人覺得擔心的是,這主角一開始就得天獨厚,如神童般地得到神技,跟一般武俠小說的憨厚(愚笨)但有傻福的路線不太一樣,就不知道接下來後面的故事會不會發展地陽春或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節。 花了這麼長一段時間(其實本來要關電腦睡覺了)寫下這篇分享文 希望就是可以繼續看故事發展下去 最好主辦單位或作者 願意送我一本大中醫 讓我好好拜讀研究一下 然後寫個更專業的讀後感 网址:/p494277 本书繁体出版之际,台湾部分评论2 /arile/?ui=0616&ai=249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