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如果章节错误,请点击章节报错,我们会及时更新,谢谢!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两个老师

    第5八9章 两个老师
    13年6月,大虞第二批参与欧战的军队出发。
    由金川伯,挂枢密副使衔的陆军上将,左将军罗思举挂帅,海军上将,外南洋舰队提督陈添保为副。
    陆军出动禁军左腾骧卫,京营奋武、显武两军,共计两万七千人。
    海军出动外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部分,合计蒸汽风帆战列舰两艘,风帆战列舰五艘,护卫舰十一艘,运输舰十八艘,海军官兵六千余人,还有海军陆战队一万。
    此时,大虞的战舰在梁王炮(达伦格尔大炮)出现后,已经废除了原本风帆战舰的分级法,统称为战列舰了。
    因为有了梁王炮,四级战列舰是一炮干穿,一级战列舰也是一炮干穿,没有分级的必要了。
    目前在莫子布的指导下,大虞战舰开始朝全蒸汽机,船体夹钢板,包铁皮,长的好像一个海上棺材的蒸汽铁甲舰前进。
    唯一的问题,就是蒸汽机的马力还差一点,包铁皮、夹钢板后航速和航程极为受限。
    此外全蒸汽战舰太过依赖沿途补给,目前大虞在全世界只有关岛、夏威夷、锡兰岛和毛里求斯这几个关键补给点,过了好望角就只能看别人眼色,南美洲更是一个也无。
    这大大限制了蒸汽铁甲舰的战力。
    7月初,大虞舰队到达吉大港,又增加了几十条船。
    因为除了大虞自己的队伍以外,英属印度总督也乖乖的派出了三万仆从军和二十几条大大小小的运输船。
    其实莫子布给英格兰摄政王乔治四世写的信才刚刚刚到伦敦,英属印度也正处于总督离任的交接期,按道理是不可能这么快就准备好一切。
    他们甚至是不应该在伦敦没有下令的时候,就已经将士兵和战舰派出去的。
    但不管是已经离职但没离开的旧总督吉尔伯特.艾略特,还是已经任命但还没赶到印度的新任总督弗朗西斯.黑斯廷斯,都没有敢反抗莫子布命令的勇气。
    印度的这些家伙非常清楚,不听伦敦的,只要不是叛国罪,大不了回伦敦被判几年刑。
    但是不听莫子布的,他这总督就干不下去,搞不好还会因为引起动乱而搭上性命。
    13年八月,联合舰队直接闯进红海,在红海尽头靠近后来苏伊士运河的哈弗尔登陆。
    埃及的阿里.帕夏虽然跟大虞派去的人有过接触,但时间太短,他还没下定决心,于是竟然想要表演一下奥斯曼忠臣和埃及守护者的形象。
    结果大虞海军直接用梁王炮猛轰哈弗尔城,一个小时发射炮弹三千枚,直接把哈弗尔城都给摧毁了。
    被吓得魂不附体的阿里帕夏当场滑跪,迎接大虞军队进入埃及。
    随后陆军直接在红海上岸,海军则调头往南,重新绕着非洲整整一圈然后才能进入地中海。
    不过赶到埃及的罗思举立刻就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奥斯曼帝国已经提前与法兰西帝国达成了密约,奥斯曼的军队已经集合完毕离开伊斯坦布尔开始北上了。
    。。。。
    与此同时,法军路易.达武部围困贝尔格莱德已经接近两年。
    当然最开始的一年因为骑兵占优,贝尔格莱德城没受到多少考验。
    不过即便以自李兴泰撤离阵地开始算,也有一年整了。
    刘国庆所部六千人坚守了七百个日夜,减员到了不足三千人,贝尔格莱德东西两城皆失,守军全部缩到了河中岛上的棱堡坚守。
    而到了河中岛上之后,法军的堑壕攻城法就不太好用了,因为他们首先要上岛才能挖堑壕。
    而在多瑙河里面,法军的内河舰队不是大虞蒸汽机船的对手,导致法军上岛的计划一再推迟。
    路易.达武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沿途架设炮台封锁多瑙河,等到大虞的内河蒸汽机战舰不敢靠近后再想办法。
    到了八月底,法军的沿河炮台成型,大口径岸防炮也搬上了贝尔格莱德东城,可以炮轰河中岛的棱堡了。
    于是路易.达武开始不断在夜间和凌晨组织敢死队泅渡多瑙河,每次动员的兵力少则数千多则上万,试图立稳脚。
    情况对于守军非常危险,如果再不做点什么,刘国庆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士兵们再是英勇,也无法弥补物理上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完全掌握了塞尔维亚反抗势力的李兴泰,于诺维萨德城开辟了第二战场。
    李兴泰发动了四万余塞尔维亚人,以及自发从匈牙利和克罗地亚过来,愿意为斐迪南国王效力的两万五千人,加上他手中的三藩军骑兵,正好七万人,大举进攻诺维萨德。
    诺维萨德城也在多瑙河边,位于贝尔格莱德上游,距离贝尔格莱德八十公里左右。
    此城是法军物资进入贝尔格莱德阵地的最近囤积地,是法军最重要的后勤基地,失去了这里,法军的补给线就有被掐断的危险。
    因此收到诺维萨德被围的消息,路易.达武立刻调拨五万步骑给缪拉,让他赶紧救援。
    诺维萨德城外,辽藩右卫副指挥使河北阜城人李云龙正在安排作战。
    而在前方,数万拿着燧发枪,甚至火绳枪的塞尔维亚人、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前仆后继,死命抵抗。
    特别是塞尔维亚人和匈牙利人,战斗意志十分顽强,每一支部队基本都要伤亡超过三成以后才会崩溃。
    “这都是法兰西人自己做的孽,现在报应来了。”李云龙忍不住感叹了起来,这两年来,法兰西人可把塞尔维亚人祸害的不轻。
    路易.达武所部经过补强之后可是有足足二十万人的,每日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加上李兴泰还在不断袭击法军补给线,导致贝尔格莱德法军经常面临物资紧张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别说法军的军纪早已不复之前,就算是军纪好的,在补给紧张的时候,也不要对士兵们的纪律有多高的期盼。
    贝尔格莱德周围的法军在这两年中,烧杀抢掠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完全在把塞尔维亚人当成野兽在整。
    这时候的塞尔维亚全国才不到四十万人,被二十万法军祸害了两年,下面是个什么情况可想而知。
    目前幸存的二十来万塞尔维亚人已经把法兰西看做是跟奥斯曼人一样的凶恶入侵者了,更别说还传出了法兰西人跟奥斯曼人结盟的消息。
    这直接把所有的塞尔维亚人给整应激了,纷纷投奔李兴泰,自备武器也要来加入。
    不求好处,只求跟着赛里斯人能活命,不至于亡国灭种。
    而匈牙利人也差不多,法军两年前就在匈牙利征收三倍赋税,现在再加了一倍,是原本莫公泽收的六倍,而且交不上来税法军是直接下乡去抢的。
    这导致匈牙利全境饿殍遍野,光是12年一年,包含特兰西瓦尼亚在内,不算斯洛伐克的匈牙利王国,全国五百四十万人口中,就有十七万死于疾病与饥荒,全国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抛荒。
    这要是多打几年,匈牙利王国的男人都要死绝了,由不得这些匈牙利人不着急。
    9月11日,若阿尚.缪拉的五万大军解了诺维萨德之围,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民兵联军被杀的尸横遍野,死伤、被俘超过两万人,元气大伤。
    但是即便以脖子以下世界级的缪拉之智慧,他也发现了不对劲,因为赛里斯人的主力没有出现。
    于是解围之后,若阿尚.缪拉立刻向贝尔格莱德路易.达武报信,提醒路易.达武小心。
    但已经晚了。
    以霍嫖姚为偶像的大虞第一骑兵统帅凉王李兴泰在塞尔维亚本地人的掩护和接应下,绕路一百三十公里,在缪拉解诺维萨德之围的当日,突然出现在贝尔格莱德下游。
    同时河中岛棱堡内的刘国庆也派出一千人,在棱堡内平底船的运输下,于凌晨杀上了岸。
    而李兴泰的目标并不是路易.达武的法军,而是法军在贝尔格莱德下游,沿着多瑙河两岸建立的八十多座炮台。
    这些炮台最大的用处就是封锁贝尔格莱德下游的多瑙河,阻止大虞的蒸汽机船队补给、支援河中岛的刘国庆所部。
    这就是路易.达武的杀招,在沿河炮台的轰击下,莫公泽拼尽全力制造的六十多艘几十吨蒸汽内河船,已经被击毁二十多艘了,再持续最多两个月,就无法支援刘国庆了。
    路易.达武当然知道这些炮台很关键,他派了三万多军队驻扎保护,严防多瑙河下游军队来偷袭,但他完全没料到李兴泰会来。
    而且是在诺维萨德之战开打的时候,突然出现。
    结果就是,李兴泰在三天内将法军的八十多座炮台摧毁殆尽,超过两百门火炮不是火门被封死只能融化重新铸炮,就是被扔到了多瑙河里,还顺带给法军造成了三千多人死伤。
    仗打到这个程度,路易.达武只觉得脑袋一阵炸炸的疼。
    确实诺维萨德一战,基本把塞尔维亚的反抗者民兵给打垮了。
    诚然,为了毁掉炮台,李兴泰的四千三藩军骑兵也死伤超过一千骑,同样元气大伤,短时间无法发起大规模作战。
    但路易.达武已经没有多余的火炮来封锁多瑙河了。
    这种情况下,要攻下一个位于河中岛,完全可以自由补给的棱堡,基本成为了不可能,至少今年不可能了。
    。。。。
    摩尔达维亚。
    在过去的一年中,拿破仑的法军主力同样对布加勒斯特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攻。
    这场围攻战不单是在布加勒斯特展开,还是在整个摩尔达维亚展开的,显著的特征就是双方都对摩尔达维亚人进行了残酷的逼迫。
    莫公泽害怕摩尔达维亚人投靠法兰西,于是规定凡是不愿意听从命令往多瑙河入海口撤走的,统统处死。
    拿破仑为了获取更多的补给,则强令摩尔达维亚人留在家乡种地,强制要求获取他们每年生产粮食的一半。
    同时还要摩尔达维亚人男的给法军当力夫,女的充当军妓以及负责给法兰西军人做饭洗衣。
    这哪还是人过的日子啊!
    在拿破仑和莫公泽的双重残酷压迫下,摩尔达维亚人迎来了末日。
    富庶的多瑙河下游平原被祸害的如同地狱,说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一点也不夸张。
    到了13年9月,经过一年多的祸害,八十四万摩尔达维亚人只剩下了三十多万,活下来的连原本一半都没有。
    其中七八万罗姆人(吉卜赛人)和十来个犹太人聚居村的一万多犹太人基本全部被杀死或者饿死,完全从历史上给整消失了。
    这几乎是完美符合了曹振镛的观点,在如今这个残酷的欧洲,没有国家民族保护的人,连牲畜都不一定有资格当。
    9月底,已经在布加勒斯特鏖战了四个月的战事,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不是因为法军攻陷了布加勒斯特,实际上法军面对水网密集,湖泊遍地的布加勒斯特没有很好的办法。
    而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十五万大军已经进入了后世保加利亚的瓦尔纳,朝着莫公泽的老巢,大虞黑海舰队母港康斯坦察而来了。
    9月25,莫公泽安排完一切,大军开始撤退,莫公泽命夏藩中卫副指挥使白凤山率四千人殿后,其余各军快速突围。
    10月2日,全军四万多人基本摆脱了法军的追击,但以白凤山为首的夏藩中卫四千官兵几乎全部战死。
    同时还有匈牙利贵族赫连.裴多非率领的五千多匈牙利轻骑兵,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
    整场战役,三藩军损失超过一万,在整个多瑙河下游只剩下了康斯坦察和图尔恰两个并不牢固的据点,形势万分危急。
    不过好在三藩军的主力是汉家郎,他们有退路,有骄傲,死也不会投降。
    如果三藩军主力是匈牙利人的话,这份穷途末路搞不好就真坚持不下去了。
    撤退途中,红着眼睛的莫公泽遇到了从康斯坦察来迎接他的比萨拉比亚大公瑞恩斯坦。
    “殿下不能去康斯坦察,康斯坦察虽然富庶,还是舰队母港,但这港口并不是要塞型港口,而是因为吃水够深而被选择的,且过于靠近奥斯曼帝国。
    此时已到生死存亡之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康斯坦察这种富庶大平原城市上,殿下应该去图尔恰。”
    瑞恩斯坦在地图上指着图尔恰的位置说道:“图尔恰周围丘陵起伏,港口三山环抱,把海军的大炮拖上山,修建简易炮台就能防守。
    臣三个月前对此进行了一定修补,目前已经可以驻兵。
    且三个月前,臣已经给皇太子殿下和车骑将军莫公棱去过信了。
    请他们将西路军全部交给我们,相信皇太子殿下已经做出了行动,前将军桂涵应该就快率西路军赶到了。”
    这就是老将的厉害之处,人老精鬼老灵绝对是没说错的。
    莫公泽忍不住拥抱了瑞恩斯坦一下,随后立刻召开军议,宣布改道前往图尔恰。
    此时,瑞恩斯坦又主动请缨,让莫公泽将夏藩的王旗和衣着拉风的匈牙利国王亲卫骠骑兵团交给他。
    面对莫公泽担忧的眼神,瑞恩斯坦哈哈大笑,“大王放心吧,老夫自信能坚持至少半个月,然后在海军的接应下撤走。
    就算老夫不顾自己的生死,也不会用这数千儿郎的性命开玩笑。”
    听到瑞恩斯坦这说,莫公泽才放心下来,当即兵分两路,他率三万人撤往图尔恰,瑞恩斯坦则带着少量兵力前往康斯坦察。
    法军果然上当,虽然拿破仑怀疑那些衣着华丽的匈牙利国王骠骑兵有些太过刻意了,但由于法军缺少多瑙河下游的资料,无法猜中瑞恩斯坦的意图。
    10月12日,法军尝试了一下攻城,发现守军炮火凶猛,还有海军战舰助阵炮轰侧翼,拿破仑知道短时间不可能攻的下来,便不愿意让法军继续猛攻了。
    要知道这两年来,法军可是非常疲惫的,经常要在补给困难,防备偷袭的情况下作战,还全是翻山越岭啃要塞的恶战,确实非常需要休息。
    经过商谈,法军以炮兵助阵,攻城的牛马活则交给了刚刚赶到的奥斯曼军队。
    当然,法军也没闲着,拿破仑命乌迪诺元帅率领两万精兵沿着多瑙河逆流而上,摧毁莫公泽在多瑙河的蒸汽船队秘密母港。
    11月12,由于法军没有全力以赴,瑞恩斯坦足足守了一个月,打死打伤奥斯曼军队数千,才在舰队的接应下离开。
    而于此同时,法军的哨骑终于发现了图尔恰的存在。
    拿破仑这下有点破防了,追杀了这么远竟然还追错了地方。
    “赛里斯帝国的黑海舰队只有十七艘战舰,其中蒸汽机战舰不到一半,运力非常有限,他们可以接走斐迪南,但无法接走所有的军队。”
    “继续进攻,拿下图尔恰,斐迪南已经穷途末路了,只要他没有了军队,就不会对我们造成严重威胁。”
    拿破仑迅速下达了命令,仗打到这个份上了,耗费这么多的钱粮物资,必须要打掉莫公泽。
    然后法军才能放心挥师北上,走乌克兰大平原插向察里津,彻底挫败赛里斯人干涉欧洲的企图。
    (本章完)

为本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