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如果章节错误,请点击章节报错,我们会及时更新,谢谢!

第三百四十四章 良逢

    &esp;&esp;岳冷仍在紧盯着罗盘,和厉有疚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esp;&esp;星月原上的风,吹到这里,已经有些无力。
    &esp;&esp;“好像有点不对劲……”岳冷咂摸道。
    &esp;&esp;虽则从手里的“天罗”来看,星月原上一片平静,他重点盯着的姜青羊,也正沐浴在星光之中,没有什么异常。
    &esp;&esp;但他的灵觉,仍然有了一点不协的感触。
    &esp;&esp;厉有疚二话不说,直接“开眼”。
    &esp;&esp;这一眼看过去,正见得姜望拔剑而起,在空中横拉一剑。此剑拉出一条横线,分割天地、了断生死。
    &esp;&esp;正是“名士潦倒亦风流,落魄十年死勾仇!”
    &esp;&esp;然而其人面前并无敌人,他仿佛是以天地为对手。
    &esp;&esp;这一剑委实不俗,但斩得没头没脑。
    &esp;&esp;“出事了!”
    &esp;&esp;厉有疚直接拔地而起,往姜望的方向直趋而去。
    &esp;&esp;岳冷则直接把手中罗盘一把翻转,盖在另一只手掌上。
    &esp;&esp;星月原上,忽然之间足有十二道璀璨星光从天而降,覆盖了以姜望为中心、约莫十五丈方圆的地方。
    &esp;&esp;璀璨星光如天柱,瞬间摇动了星月原上的这个夜晚。
    &esp;&esp;灿烂夺目,光耀四方。
    &esp;&esp;每一道星光柱,都似连接了天地,上承夜幕,下接厚土。
    &esp;&esp;每两道星光柱之间的距离,都刚好相等。将此方天地均等分割。
    &esp;&esp;而星光之柱中,又有无数星光之线飙飞而出,彼此勾连交织。
    &esp;&esp;几乎是立刻就构建出一个密不透风的囚笼,把姜望罩在其中,也保护在其中。
    &esp;&esp;此为……天罗!
    &esp;&esp;是都城巡检府镇府之宝,与此宝齐名的,还有一张地网。
    &esp;&esp;岳冷此行特意自巡检府调出了此等法器,就是为了保障姜望的安全,同时也不给平等国成员逃跑的机会。
    &esp;&esp;此刻翻手按下天罗之阵,远程把姜青羊保护起来,同时封锁现场,而后才手托天罗之盘,紧随厉有疚之后,追进星月原去。
    &esp;&esp;他谨慎是谨慎的,但显然是浪费了天罗的使用机会……
    &esp;&esp;当厉有疚、岳冷前后脚飞入星月原。
    &esp;&esp;空中收剑的姜望只远远喝道:“刚才有人袭击我,现在应在西北方向!”
    &esp;&esp;两位神临境青牌,二话不说,又疾往西北方而去。
    &esp;&esp;而姜望看着将自己牢牢困住的星柱囚笼,虽不知它的来历,但也感受得到那股不容遁逃的法家威严。难免有些无语……
    &esp;&esp;“岳大人请收了神通!”他原地追了一声。
    &esp;&esp;好在他对五仙如梦令声部掌控得不错,而岳冷的耳朵也还灵便,疾行之中,反手一抬天罗盘,便收了天罗之阵。
    &esp;&esp;星光之柱散去了,姜望独立在夜空下,又重新淹没在寂静中。
    &esp;&esp;此地发生的巨大动静,当然惊动了不少人。但这星月原上零散的势力,却是没有哪个敢前来察看的。
    &esp;&esp;所以天罗之阵消失后,星月原反倒更安静了。
    &esp;&esp;“观衍大师……我实在抱歉。”姜望又在心里道。
    &esp;&esp;观衍大师虽然说他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但昨夜没有降临,很明显就是察觉到有人在观察姜望,因而沉寂。
    &esp;&esp;只是在平等国的神秘强者试图影响姜望时,才迫不得已出手。
    &esp;&esp;这份人情,姜望欠得大了。
    &esp;&esp;当初他帮观衍送还僧衣,什么谢礼都没有要。
    &esp;&esp;但此后观衍数次指点,其实已经胜过所有谢礼。又有今夜这一遭……
    &esp;&esp;观衍的声音通过玉衡星力降落,仍是带着温柔的笑意:“我虽已脱离悬空寺,除戒还俗,身非佛子。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旁人,把你这赤子引入歧路啊。”
    &esp;&esp;佛门戒律是用比律法更严格的规矩,束缚人心的恶念。让修行者的一言一行,都在佛门所定义的、“善”的框架中。
    &esp;&esp;但真正的“佛”,真正的“菩提心”,却是完全可以抛开这些戒律,根本不需要任何束缚,一言一行依然能见本心。
    &esp;&esp;这也是儒家先贤所言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esp;&esp;就是说按照儒家典籍,潜心学“礼”七十年,可以修行至随心所欲却诸事合矩的境界。
    &esp;&esp;在姜望的眼中,观衍就是这样一位存在。
    &esp;&esp;昔时森海源界五百年教化之功,今夜与平等国那位神秘强者禅心论道……都让姜望敬服不已。
    &esp;&esp;其人虽已还俗,但却如立不朽金身,乃真佛也。
    &esp;&esp;姜望叹了一口气:“大师之德,姜望实在不知何以为报。”
    &esp;&esp;观衍笑道:“你若以此为德,便帮我还报天地吧。替我在现世多积善行,也算是替了我的修行。”
    &esp;&esp;姜望认真道:“行善惩恶是本心,大师不说,我也是这样做。晚辈不能厚颜说还报。”
    &esp;&esp;观衍又笑了:“如此,我已得到还报。”
    &esp;&esp;他转道:“说起来,当初来森海源界的三位应召使者,我现在只与你有所沟通。不知另外两位,近况如何啊?”
    &esp;&esp;对于他在现世不多的“熟人”,观衍大师显然还是有些关心的。
    &esp;&esp;姜望并不为了迎合观衍而掩饰什么,摇头道:“说来惭愧,自回现世后,俗事缠身。倒是再无联系。只知道武去疾的宗门里出了点事,却也是因为公门事务……”
    &esp;&esp;虽则当时在森海源界,他们三人并肩作战,结下了情谊。彼此也有过相约,说回返现世之后多联络云云。
    &esp;&esp;但时过境迁之后,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事情。
    &esp;&esp;苏绮云满天下搜集材料为小鱼塑身,偷天府又是长于匿迹的。别说人影了,消息都听不着。
    &esp;&esp;武去疾所在的金针门,前阵子他师叔武一愈重创门主,窃夺度厄金针秘典,也是闹得风风雨雨……
    &esp;&esp;姜望自己这一路行来,更是波折不断。
    &esp;&esp;没有什么特殊事情的话,确实也难再联络了。
    &esp;&esp;听完姜望所讲的金针门故事,观衍只轻轻一声叹息,并不说其它。
    &esp;&esp;他也只是想到了,顺口问一句。而姜望跟苏绮云、武去疾联不联系,又或如何相处,是姜望自己的事情。
    &esp;&esp;他并不会干涉什么。
    &esp;&esp;环绕周身的玉衡星力变得更浓郁了……
    &esp;&esp;姜望的炙火骨莲几乎当场蓄满。
    &esp;&esp;而观衍的声音道:“我在你心里留了一道梵唱,若那人再来,当可为你一隔。不过这终是治标之法……”
    &esp;&esp;平等国那位神秘强者的手段,确实防不胜防,也避无可避。
    &esp;&esp;今夜若非观衍大师,他连自己怎么中招的都不知。
    &esp;&esp;也不知那人在星月原之外,还能不能使出此等手段……
    &esp;&esp;“屡承大师德泽,晚辈铭感五内。”姜望恳声道:“不知如何治本?”
    &esp;&esp;观衍道:“早立圣楼。 .”
    &esp;&esp;“当然,早成神临也可以。”他难得地还开了一个玩笑。
    &esp;&esp;然后道:“今日良逢,便止于此。姜小友好生保重。”
    &esp;&esp;姜望通过炙火骨莲,清晰地感受到。
    &esp;&esp;那浓郁的玉衡星力,就此渐渐散去了……
    &esp;&esp;……
    &esp;&esp;……
    &esp;&esp;p:《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esp;&esp;孔子的意思显然不是要学七十年的礼才能从心所欲。作者只是将其化进修行体系中,所以故意另做解释,所谓“六经注我”嘛!
    &esp;&esp;就跟之前用的“蒙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心如明镜台”等等一个性质。
    &esp;&esp;为了防止有人黑我国学功底稀烂(当然本来也很一般),所以解释一下。
    &esp;&esp;以后不再另做解释。
    &esp;&esp;没有影射谁的意思,勿对号入座。确实被黑怕了,所以过分谨慎。
    &esp;&esp;谢谢大家体谅。
    &esp;&esp;p:
    &esp;&esp;:

为本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