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如果章节错误,请点击章节报错,我们会及时更新,谢谢!

第二十一章 组团忽悠

    走进大殿我吓了一跳。
    殿内无比宽广,大得就像如今的电影院一般,两边坐满了朝中大臣。
    只见殿内除在上首设了三席外,大殿左右各有八排对开席位,每排九张小桌。每桌旁立著两名宫女。
    一阵爽朗大笑后, 八贤王从左手上首席上走下对老太君道:
    “老太君你终于来了,请上座。”
    老太君笑道:
    “几日不见,王爷更显精神了。”
    八贤王笑了两声拉着我的手道 :
    “当日你大婚事,我就知道你决非等闲之辈。今日果然大破辽军。”
    当日我大婚时,真的很昏,差点把你老给忘了。
    我笑着摇了摇头:
    “王爷过奖了。”
    八贤王继续说道:
    “来,和我同席,给我讲讲边关的事。”说完拉着我向上首左边席位走去。
    小月和老太君坐到了右边席位。
    来到席上,八贤王先挥手命宫女退开,才低声道:
    “潘仁美今日带了几个军中勇士前来赴宴,可能想让他们比武打败你借此打击你在皇上心中的形象!皇上让我跟你说给他们点小教训。”
    看来朝中忠臣也不少,皇帝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和潘刘集团已有了裂痕。
    我笑道:
    “多谢王爷关心,我已有所准备了。”
    八贤王点了点头:“这我就放心了。”
    正在这时门外报道:
    “广南西路都部署潘仁美,国舅刘文裕到。”
    只见从殿外走进一个全身轻飘飘,身无三两肉的白面中年人道:
    “下官广南西路都部署潘仁美参见八贤王,老太君。”
    他身后跟着进来的胖子刘文裕也行礼道:
    “下官刘文裕参见八贤王,老太君。”
    原来他们就是潘仁美和刘文裕呀。
    门外这时又报道:
    “庞太师到。”
    殿外又走进一个方头大脸,满面胡须的人。身上穿着锦带玉袍一看就知是当朝显贵。
    “王爷今天可是先到了,身旁这位将军是———。”庞太师假意问道。
    打死我都不信他没打听过我。
    我上前说道:
    “下官禁卫军副都卫肖章参见太师。”
    庞太师笑道:
    “原来是今晚的主角,用五千府兵解救斜谷的小将军。果然是一表人才。”
    我连忙说道:
    “不敢不敢。机缘巧合而已。”
    这就是和包拯唱对台戏的庞太师呀,怎么像个屠夫一样。
    广南西路都部署潘仁美神情倨傲,眯着那双阴险细眼,冷冷一笑道:
    “禁卫军副都卫好本事呀,把辽国的所有存粮烧了一半。今早辽国递下文书要求赔偿所被烧的粮食。哼,你干的好事。”
    我看了看兵部尚书于禾。
    于禾点了点头,表示真有此事。
    我这就纳闷了,怎么辽国的口气怎么大呀?他先挑起战端被打败了反而还有礼了!还要赔偿?要是把粮食赔给你,那你还不又要打过来。你以为宋朝的人都是傻瓜呀。
    八贤王这时解释道:
    “如果只是辽国一国那还罢了,不过西夏和吐蕃也同时递上国书附议。扬言道如果不答应就要共同兴兵。”
    原来是组团忽悠来了。[组成黑社会团伙了。]怪不得呢。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不久,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在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的澶渊之盟里,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不久契丹又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太原)和瓦桥(在现在河北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再不久,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是并不能换得和平的。[再次强调,这只是小说。不是正史,不用那么认真。高考时可不能这么填。在下学识浅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多谅解一下。]
    鼓声响起。
    十八名虎背熊腰,身型彪悍的卫士手持长戈,步履整齐地由後堂进入殿内,排列两旁。
    接著殿後传来皇上驾到的报喏声。
    我心中恍然,原来皇上一直在后殿里,这时得人通知宾客到齐,才出来主持晚宴。
    众人分列两旁跪伏迎接皇上大驾。
    环佩声响。殿后先是四名内侍太监肃容步出,後面是八位俏丽的年轻宫娥,服饰以紫色为主,衬以红蓝二色。
    他们分成两组,每组二男四女,肃立一侧。
    四名内侍太监一齐唱道:“皇上驾到!”
    一把柔和悦耳、斯文平淡的声音在前方响起道:“众卿平身。”
    众人齐呼道:“多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随众人立了起来,抬头一看,刚好与皇上打量我的眼光直接交触。
    当日大婚时没有细看,今日看来只见玄宗皇帝年约四十,身材高瘦,颇有点仙风道骨之态。皮肤白皙如女子,脸容苍白,却有股罕见的文秀神采。只可惜双目神光不足,否则更是气概不凡。
    他身穿黄袍,头戴九龙冠,上镶著硕大的夜明珠,庄严肃穆。
    看到我,他唇角露出一丝温文尔雅的笑意,柔声道:“能成非常之事,必须非常之人,肖将军你没有令朕失望。”
    我见他语气如此亲切,连忙拜谢。
    玄宗的目光看向老太君温和地道:“得婿如此,杨家还有何求,天波府异日定能因佳婿光大门楣,可以预期。”
    老太君笑谢道:
    “谢皇上吉言,这也是我大宋之福皇上之福呀。”
    潘仁美和刘文裕交换了个眼色,都看出对方心中不满。
    皇上这时淡淡道:“众卿请入席!”
    鼓声再响。另两队卫士由内步出,与先前的卫士九人一组,到了客席后持戈守立。
    接着俏丽宫女穿花蝴蝶般穿插席间,为各人添酒和奉上美点。

为本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