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如果章节错误,请点击章节报错,我们会及时更新,谢谢!

第911章 撤退

    就在贾琏率大军撤离塔木寨之后数日,罗觉安昌及上万建奴骑兵也抵近了这里。
    看着人去楼空的营寨,一个往日与新穆尔善有怨的首领立马跳出来指责他谎报军情。
    其余也有看新穆尔善落魄而落井下石的。
    新穆尔善却是理也不理他们,沉默着骑马走到边上,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尸首。
    一如既往,汉军并没有安置他们建奴的尸首,当然也未曾有什么侮辱,只是很随意的堆弃到角落。
    然而就是这样的随意,却是令新穆尔善心如刀割。
    其他苏克部幸存下来的建奴骑兵们,则是一个个扑了过去,抱着曾经喝酒吃肉的兄弟尸首而悲忿的痛哭。
    见状,那些嘲讽埋怨新穆尔善的人,这才渐渐闭嘴。
    罗觉安昌也是沉默了许久,直到派出去打探汉军动向的斥候回来,告诉他找不到汉军的踪迹,他才开口询问其他人接下来如何。
    所有人也都清楚,汉军必然是在击溃新穆尔善的第一时间就远遁了,根本不给他们报仇的机会。
    要知道,罗觉安昌愤怒之下,可是下令召集整个部族的勇士上阵。
    所以,除了那些确实集合不了的,整个完颜部超过七成以上的青壮年几乎都被他聚集。
    超过七千之数。
    剩余的,则是一些依附完颜部的部族以及被贾琏和冯紫英两路大军沿途屠戮劫掠过的部族。
    整个建奴骑兵数量已经超过一万,这是很可怕的骑兵数量了。
    就在罗觉安昌不知道从哪里去追这股天杀的汉军之时,忽有首领说道:“总贝勒,这些汉军既然已经袭击了苏克部和完颜部,有没有可能,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济吉部和木伦木部?
    甚至,济吉部和木伦木部实则已经遭到袭击,只是我们还未曾得知消息。”
    这个提醒,让包括罗觉安昌在内的众首领脸色都难看下来。
    不是觉得他的猜测异想天开,而是根据他的猜测判断的话。
    那么这些汉军战略目的就显而易见了,竟是想要彻底覆灭他建州女真一族不成?
    而既然这些汉军胃口如此之大,也能侧面推论他们对自身的实力相当自信。
    无论是从哪一点来看,显然对他们来说都不算是好消息。
    这些建奴首领们,隐隐开始后悔跟着罗觉安昌发动与汉军之间的战争了。
    以前都是他们西进南下,在大魏的地盘上作战,凭借骑兵之利,可以来去自如,占尽便宜。
    如今这些汉军竟然攻到了他们的腹地,还如此灭绝人性的屠杀他们的族人,怎能不让人心生恐惧?
    他们建州女真族总共才多少人,要照汉军这样杀下去,只怕真就离灭族不远了。
    所以,绝对不能让汉军得逞。
    他们必须要尽快找到这股汉军,将之消灭。
    简单修整之后,建奴骑兵们挥兵南下,朝着济吉部和木伦木部的方向而行。
    事实也正如建奴们猜测的那样,贾琏此时确实已经抵达了济吉部,并且顺利和程先会师。
    没错,程先的长安军,也按照计划,顺利完成了目标,攻取了济吉部首领城寨。
    不过他的损失十分惨重,兵力折损超过一半以上。
    但是程先看起来对自己的战绩却是十分满意。
    毕竟破了城寨之后,他便已经用一千多颗建奴的头颅,为死去的麾下将士报了仇。
    鉴于自己手中的兵力已经不足一千,程先倒也不敢自大的一直待在济吉部城寨等着其他建奴来攻,而是按照事先的约定,在济吉部城寨以南一百多里的山林区待命。
    这样可以达到若有大批建奴来攻,他退可以原路撤退,实在不成则可遁入山林逃命。
    扎营之后,他还每日派遣探子关注着济吉部城寨的动向。
    因此当贾琏的大军抵近济吉部的时候,他就得到了消息,因此主动上前拜见和复命。
    见他眉飞色舞的将自己如何夜袭,如何正面击溃了数百建奴甲士的防御,破寨之后又是如何杀掉一千多建奴鞑子,贾琏毫不吝啬的夸赞了一句,言道辛苦了。
    “为大将军效力,末将一点不辛苦。”
    程先笑着,忽然低声问道:“不知道大将军此行可还顺利?”
    程先在进营之前就发现,贾琏麾下的主力部队,数目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看他们的样子,又不像是无功而返,因此忍不住好奇。
    贾琏笑道:“侥幸得手。”
    程先大诧:“大将军也灭了那苏克部了?”
    “嗯。”
    程先嗫嚅了一下嘴,怀疑不信的话差点脱口而出。
    好在忍住了,又问:“冯都尉呢?按照计划,他不是应该先和大将军汇合的嘛?”
    “本将担心你和蒋济的安危,因此南下途中便已分兵,令他去支援蒋济去了。”
    贾琏虽然还未曾接到蒋济的求援,但是他顾虑着程先和蒋济二人兵力最少,还是步卒。
    因此从塔木寨离开不久,便令冯紫英率一千五百骑兵奔向木伦木部,而他自己则率主力来济吉部。
    发现程先不但没有出问题,还顺利拿下了济吉部,贾琏很是松了一口气。
    至于损兵一半……
    这也正常。
    首先长安军装备本就不如他的主力火器营。
    其次他们配备的火枪很少,而且按照使用火枪的熟练度来算,他们都是新兵。
    所以,能够成功完成目标便已然是大功一件,至于战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听说冯紫英去支援蒋济去了,程先立马就问:“冯都尉也顺利完成了目标,将那完颜部灭了?”
    眼见贾琏点头,程先立马就不信了。
    要知道他为了拿下这排名第三的济吉部,都是费了九毛二虎之力才勉强拿下。
    那实力更强,人数更多的完颜部和苏克部肯定更难啃。
    贾琏就算了,毕竟他是主帅,不但威名在外,且手中兵力也最多,成功了也正常。
    但是冯紫英算什么?
    一个普普通通的将门之后,侥幸被贾琏委以重任,千里偷袭完颜部。
    即便那完颜部不察,被他偷袭得手,他自己必定也是损失惨重吧?
    怎么可能还有余力去支援蒋济?
    最主要的是,一路顺利他能理解,但是两路都这般顺利他不但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显得他的成功不那么值钱了。
    “敢问大将军,冯都尉斩首多少,折损几何?”
    贾琏看着这四十多岁的中年将军一副拈酸的样子,面上带笑,还是回道:“冯都尉此行功劳甚大,斩建奴青壮一千五百余,其余建奴首级在两千以上。
    至于自身折损,当在四百左右。”
    “绝无可能!”
    程先信誓旦旦的回道。
    他凑近贾琏一些,说道:“大将军莫被他给骗了,这小子肯定是虚报战功!
    先不说那完颜部首领城寨中是否有一千五百青壮,即便有,凭他手中的兵力,怎么可能做到才战损四百?
    亏这小子还是将门之后,平时看起来人模狗样的,没想到这般不老实。”
    贾琏呵呵笑道:“哦,是吗。那等他回来,本将倒是要好好审审他。”
    完颜部首领城寨中肯定是没有一千五百青壮的。
    这是包括冯紫英一路上的斩获,特别是支援他伏击苏克部主力的时候。
    所以说冯紫英所部斩首一千五百,是一点不夸张的。
    见贾琏信了他的话,程先这才平衡些。
    他最看不惯这些谎报战功的行为了!
    毕竟他都是老老实实的汇报的。不老实也不行啊。
    贾琏现在就驻扎在济吉部城寨,城寨中有多少贼首,贾琏命人清点一下就知道了。
    “好了,闲话我们之后再叙。
    你先回去,令大军原路折返,以为先锋。
    我部休整两个时辰之后,也会立即拔营南下。”
    程先一愣,他刚还想将部队带过来一起在济吉部休整呢。
    之前就数百人马他怕被包了饺子,但是现在贾琏的主力已到,他自然没有这个担心。
    不想贾琏竟然这么着急就要走。
    “大将军为何如此着急,我们不等蒋济和冯都尉了?”
    “不等了。此番建奴吃亏太大,他们势必疯狂追击我等。
    因此我们必须兵贵神速,早日回海湾那边。”
    按照贾琏的推断,他不但屠戮了建奴为首的几个大部落,还将苏克部主力杀败,这些举动必然惹得整个建奴疯狂。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在建州持续逗留是不明智的。
    即便再想打伏击风险也很大。
    就拿塔木寨伏击战来说,当时若非苏克部主力急于报仇,只怕他配合冯紫英即便能胜,也很难取得如此战果。
    但是这种伏击只能打一次。
    倘若他继续待在塔木寨,很有可能前后都会出现大批建奴骑兵来包夹。
    到那时,他可就真的只能进山当野人了。
    这也是他见好就收,立马抛弃塔木寨的原因。
    而今也是如此。
    既然济吉部已经被攻灭,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在此久留。
    他有预感,他屁股后面肯定追着大批建奴骑兵,他必须要尽快赶回登陆的海湾。
    在那里,他还留着两千多兵马在日夜不停的修筑工事。
    他的想法很简单,建奴不追还好。
    只要他们敢追,他就不介意效仿塔木塔,在海湾那边,配合工事和大炮,再来一次轰轰烈烈的防守战。
    甚至若是可以,海面上的百艘巨舰上面的舰炮也是可以利用的。
    和塔木寨一样,战与不战的主动权完全在他。
    塔木寨处在两山夹缝中,他随时可以从后方撤军。
    登陆海湾更不用说了,一百艘战船,让他随时都可以带着兵马和战利品暂时撤离。
    而一旦建奴退去,或者他直接换个登陆之地,照样可以再次杀上建奴的地盘……
    所以,只要撤到了海湾那边,他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
    木伦木城寨西边的山谷中,蒋济此时的情况可谓凄惨。
    那些该死的建奴,果然想要将他困死在此。
    幸好他一路上抢夺了不少牛羊,风干了做军粮,加上全军人数早已不足一千,勉强还可支撑十来日。
    军粮虽然暂时不缺,但是无水源照样只能等死。
    几日下来,两军已经就取水,伏击和反伏击之间,爆发了七八次的小规模战斗了。
    总体而言,肯定是汉军吃亏。
    毕竟他们需要取水,而建奴只需要一心阻拦和设伏。
    也就幸好建奴的兵力并不占优势,甚至可能还不如,才会僵持。
    但是蒋济却也知道,再这么下去,他即便不被困死,磨也会被对方将兵马磨干净。
    到时候,等他的还是只有败亡一途。
    就在蒋济下定决心,再等三日,若是援军还不到,他就要趁着部队还有体力,冲出山谷与建奴决一死战的时候,忽闻麾下来报:“将军,建奴撤退了!”
    “真的?”
    “是真的,小的们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确实是撤了,好像还很急的样子。”
    怎么会这样,难道是见我军龟缩不出,使的诱敌之计?
    蒋济心里狐疑了一下,但还是立马派出大批斥候去探知真假。
    不久后斥候回报:“将军,木伦木城寨之外,出现大批我军骑兵,目前似乎正在进攻城寨。
    那些围困我们的建奴骑兵,正在前往救援。”
    蒋济一愣,随即大喜:“是大将军,是大将军来救我了!”
    蒋济精神一震,整个人瞬间变得容光焕发。
    他立即翻身上了从属下那里抢来的全军仅剩的两匹战马之一,号令道:“全军随我出击,配合大将军,攻下木伦木城寨,杀光这些建奴!”
    “吼!吼!”
    数百将士爆发出震天的怒吼,所有人披甲执锐,跟随蒋济冲出了这道困了他们数日之久的山谷。
    然而等他们好不容易冲到木伦木城寨之外的时候,却发现战事已然平息。
    原来建奴为了困死蒋济,几乎将精锐尽数派遣而出,导致木伦木城寨比任何时候都空虚。
    等到他们得知城寨遭袭,领兵回援的时候,城寨已然失守。
    短暂的交手之后,察觉不敌,其余建奴骑兵,已然逃窜而走。
    一道白衣金甲的将军打马从城寨门口缓缓而出,看着一身狼狈的中年将领,他笑道:
    “蒋副将,好久不见。”
    蒋济愕然不语。(本章完)

为本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