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如果章节错误,请点击章节报错,我们会及时更新,谢谢!

第四百四十二章 清净自在

    &esp;&esp;和宋华桂感受全然相反,宁卫民开完工作会议却是相当轻松的。
    &esp;&esp;他当然清楚,宋华桂对他的新状态已经产生了相当的不满和不解。
    &esp;&esp;可对此,他却全然不在乎。
    &esp;&esp;一点不怕自己弄巧成拙,反而惹怒了领导,砸了自己金饭碗。
    &esp;&esp;没错,任何公司组织里,一个不受控制的“捣乱份子”,实质上就等于是一个肿瘤。
    &esp;&esp;作为公司的领导,必须当机立断,及时切除,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esp;&esp;否则肿瘤一旦扩散,整个组织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垮掉。
    &esp;&esp;可问题是,他这个“肿瘤”与众不同啊!
    &esp;&esp;他可是良性的!
    &esp;&esp;首先,他自己本身就不愿意和总公司这些人再有什么工作上的牵扯。
    &esp;&esp;已经主动躲到边边角角,自我隔离去了。
    &esp;&esp;那自然就不会去扩散什么“毒害”。
    &esp;&esp;他和那些过去对头之间所建立的交情,不过是维系在邮票投机上的利益共性罢了。
    &esp;&esp;而他唯一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缓和原本紧张的同事关系。
    &esp;&esp;其次,他其实还是个对公司相当有益的“良性肿瘤”。
    &esp;&esp;就像今天会议上的情形,留着他,关键时候说上一句,不就管大用了嘛。
    &esp;&esp;否则公司这步路要走错了,那得兜个大弯子去。
    &esp;&esp;白白费力费钱,还不讨好。
    &esp;&esp;更别说斋宫陈列馆在他管理下,既能在经济上反哺公司,还能给皮尔?卡顿持续赢得好名声的实在业绩了。
    &esp;&esp;所以说嘛,要把他给“切”掉了,“斋宫”那一摊的几十口子谁养活啊?
    &esp;&esp;还有那么多利益攸关的合作单位呢?
    &esp;&esp;换将?
    &esp;&esp;除了斋宫的那些职工们不答应。
    &esp;&esp;怕就是天坛园方和服务局也会不满,有意见。
    &esp;&esp;何况最重要的是,他于公司还有大功啊。
    &esp;&esp;像雕塑艺术展和新婚游园会的成绩,人人有目共睹啊。
    &esp;&esp;可事后呢,他不但拒绝了公司的物质奖赏,还主动交了车,也交了权。
    &esp;&esp;唯一的要求,就要宋华桂准许他跟几个合作单位继续深入合作而已。
    &esp;&esp;他一门心思还想要替公司继续当捞钱的耙子,当拉磨的驴。
    &esp;&esp;要从情理上论,公司欠他欠大发了。
    &esp;&esp;如果像他这样的人说开就开,那公司的人心不就散了嘛。
    &esp;&esp;怕是人人都会质疑宋华桂用人赏罚不明,亏待功臣的。
    &esp;&esp;再说了,宋华桂自己,目前还被模特大赛以及马克西姆餐厅两件大事牵扯住了大部分精力,忙的晕头转向。
    &esp;&esp;她更不可能自己给自己找这样的麻烦。
    &esp;&esp;总而言之,宁卫民对此是有充足的把握的。
    &esp;&esp;在决定采取这种对策之前,他已经想过无数无次宋华桂的反应了。
    &esp;&esp;无论他怎么想,都觉着宋华桂只要头脑不糊涂,都会算得清这笔账。
    &esp;&esp;那么也就是说,至少在模特大赛和马克西姆餐厅这两件事圆满之前,他就是“打伤了马天君,捣毁了御马监,反出了南天门,逃回花果山去了”的美猴王啊。
    &esp;&esp;可以尽情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潇洒的过活!
    &esp;&esp;不满就不满吧,这完全是没办法的事儿。
    &esp;&esp;毕竟不是亲姐弟,大家都是实用主义者。
    &esp;&esp;一切的原则和道义,都是服从于利益的。
    &esp;&esp;还是老爷子说的话在理啊。
    &esp;&esp;哪怕他管宋华桂叫妈,人家也不会主动为他铺好后路的。
    &esp;&esp;其实整个公司里,也就是霍欣,对他不是完全纯粹的利益关系。
    &esp;&esp;可问题是,他俩却实在不合适啊。
    &esp;&esp;这份真情,他还真是消受不起。
    &esp;&esp;不说别的,这大小姐一听说他交了车交了权,就跟他急眼了。
    &esp;&esp;然后没完没了的跟他吵,说他缺心眼,说他怂,怪他做没必要又无原则的退让。
    &esp;&esp;哼哼,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啊!每个人的脑细胞数量,差距还是挺大的。
    &esp;&esp;所以话说回来,其实他们为这事儿吵起来了,也是一件好事。
    &esp;&esp;重大问题上存有严重分歧,反倒是个彻底分开的好机会。
    &esp;&esp;吵翻了,闹僵了,也就再无需见面了,免得把话说透了尴尬。
    &esp;&esp;霍欣控制不住的大小姐脾气。
    &esp;&esp;这反倒还给了他精神上的自由,让他真正拥有
    &esp;&esp;了一方清净和谐的世界啊!
    &esp;&esp;什么叫求仁得仁,得偿所愿啊?
    &esp;&esp;还真得说,他宁为民就是。
    &esp;&esp;自打他交车交权之后,他的生活状态一下子就轻松了。
    &esp;&esp;尽管建国门饭店的专营店,邹国栋并不着急收回去,暂时还让他管着。
    &esp;&esp;可名分上却有所不同了。
    &esp;&esp;那毕竟已经是属于别人的“家产”了。
    &esp;&esp;宁卫民作为代管,只求无过而已,不再求有功。
    &esp;&esp;自然管得稀勒马虎,轻松至极。
    &esp;&esp;除了关注一下经营业绩,偶尔过去清点一下卖工艺品的收入,他再不费心进取,干涉其他。
    &esp;&esp;而那几个金牌销售也个个都是明白人。
    &esp;&esp;尽管宁卫民没有明说什么,可自此,几个懂事的姑娘对工艺品的促销,远比卖服装更积极。
    &esp;&esp;反过来斋宫这边呢。
    &esp;&esp;合办高档宫廷餐饮,投资太大,那可不是小事。
    &esp;&esp;服务局和天坛园方自然都得经过开会,请示、上级批准,再开会,才能着手去做。
    &esp;&esp;需要时间走程序,下决心。
    &esp;&esp;而书市这边业务相对简单。
    &esp;&esp;宁卫民如今在社会上,又算有点名堂的人了。
    &esp;&esp;以他的关系和背景,想要拉来几个出版社、杂志社。
    &esp;&esp;每个周末在斋宫旁边的甬道摆摆书摊,用低廉的价格处理积压库存,那不是什么难事。
    &esp;&esp;那可想而知,借着新春游园会的轰动影响以及皮尔?卡顿公司的牌子。
    &esp;&esp;只要报纸上登个广告宣传一下,就能招来不少人逛逛。
    &esp;&esp;虽然书市刚开始,参与出版社不多,拿来的图书种类也有限。
    &esp;&esp;很难一下子就做到红红火火,生意兴隆的地步。
    &esp;&esp;可对西门的门票收入也能产生一两千张的促进效果。
    &esp;&esp;这已经算开局良好,满能交待过去了。
    &esp;&esp;当然,重要的是文化味斐然。
    &esp;&esp;这种能促进精神文明的活动,非常符合天坛公园的整体景观氛围。
    &esp;&esp;也算是构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点成绩了。
    &esp;&esp;天坛公园的领导们,显然看重这些更甚于经济效益。
    &esp;&esp;而且具体举措上,宁卫民也很体贴。
    &esp;&esp;除了邀请服务局出面安排几个茶汤、馄饨、烧饼、茶食之类小吃摊。
    &esp;&esp;自己还出钱买茶叶,让天坛公园出人出水,来摆免费茶摊。
    &esp;&esp;并且尤为体贴的为游客提供了十几张小方“桌,六十个小板凳可以休憩,看书。
    &esp;&esp;许多游客们也真心喜欢这种,周末可以在红墙碧瓦下,随意逛逛坐坐,喝着大碗茶闲适翻书的乐趣。
    &esp;&esp;而除此之外,宁为民就不用再操心什么。
    &esp;&esp;其他的工作都有他的手下门,轻车熟路的去做。
    &esp;&esp;当然也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支配。
    &esp;&esp;再加上不愿意和宋华桂、霍欣在重文门饭店多碰面,连住饭店的时间都少了。
    &esp;&esp;那宁为民自然就过上了原先的那种小日子。
    &esp;&esp;闲来无事陪康术德喝喝酒、泡泡澡,听听典故。
    &esp;&esp;早起五点奔坛根儿底下的鬼市寻摸东西。
    &esp;&esp;然后直接就进斋宫上班了。
    &esp;&esp;要么就去琉璃厂逛逛,文物商店门口憋宝。
    &esp;&esp;或是去邮市操纵行情,带着同事们炒卖邮票。

为本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