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如果章节错误,请点击章节报错,我们会及时更新,谢谢!

第1793章 半岛南部,尽入晋手

    第2674章 半岛南部,尽入晋手
    诸军演武结束之后,晋帝李子凤回宫,但仅仅只是稍作歇息,便又马不停蹄前往麟德殿,接受群臣及东南亚一众新晋子民的朝拜与祝贺。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之中,作为皇后的卫氏始终陪着李翔身边,颇有一番皇帝与帝后同享无上尊荣的意味。
    大晋皇宫,麟德殿内,庭列仪仗,文武百官皆着冠冕朝服,立班数列,场面恢弘,秩序井然。
    鸿胪寺卿魏仁浦作为礼宾使,正立丹墀下,宣读贺辞。
    大晋第一任鸿胪寺卿是由李纲担任的,李纲被下放地方,后再次回归中央,上任都御史之职,鸿胪寺卿在这些年里,也几经易手,而如今的鸿胪寺卿正是曾经的科举进士魏仁浦。
    这封贺辞乃是礼部尚书房玄龄亲书,又有翰林院众学士提出建议后进行审改,并经过了李翔的首肯。
    一篇贺文,足有数千言,全然是对皇帝李翔的吹捧,誉其德行,赞其功业,关键是几乎没有重复累赘词句,才情可见一斑。
    一篇贺表,魏仁浦足足读了两刻钟,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气息要稳定,不能出丝毫差错。
    但凡念错一个字,以后别说是要追求进步了,不被打下去就不错了。
    即便是魏仁浦这种心思深沉之人,在心理上也得面临一些压力。
    不过,魏仁浦确实是经得住大场面的,背后是天子,身前是百官,在这种压力下,十分顺来,毫无错漏地念完贺辞。
    说是念,与背诵无异,声情并茂,一篇长文,早被魏仁浦背诵得滚瓜烂熟。
    当嘴里吐出最后一个字,收声之后,魏仁浦已经不仅仅只是口干舌燥了,背后的汗水也已经几乎打湿了自己的内衫。
    麟德殿,这座宫殿的殿台,是大晋皇宫之中众多宫殿中最高的一座,李翔居其间,则彻底凌驾于下面的群臣之上,居于高高在上,其视觉效果非常明显。
    高居御座,听着对自己的礼赞,虽显冗长,但李翔却也听得津津有味的。
    好话嘛,谁不爱听?
    在英明的帝王,听了这些夸张句的话,不管面子上是怎么样的,但心里面也得洋洋得意一下。
    魏仁浦贺词既毕,便轮到了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王猛了,王猛的贺言就要实际多了,将大晋自开朝以来,李翔的一切文治武功,一桩桩地罗列了出来,用事实说话。
    大晋自立朝,到如今的统一中原,大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而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作为皇帝的李翔,也确实办了不少事。
    经过尚书王猛的这番梳理,回过头去看,人人皆有恍然之感,原来的陛下的文治武功,昌隆至此。几乎是一场军政工作总结汇报,属另类的歌功颂德。
    王猛之后,六部五监,以及朝廷的其他各个机构,再到下面的各州官吏,纷纷派出主要的官员作为代表,既是汇报他们单位的工作进度,又是各自进献贺词。
    等各位官员代表做完了工作总结之后,接下来就是那些东南亚各个贵族代表,纷纷上台向皇帝李翔献礼了。
    不过,也没什么特别的,都是东南亚的本地特产,对于李翔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珍贵的东西了。
    毕竟,整个东南亚除了贵霜帝国占的那块区域,其他的地方都落入了他的手中,那些东南亚的特产,不就是他们大晋的特产了吗?
    都已经是他们大晋自己的东西了,那还有什么可稀奇的?
    一直到了黄昏的时候,宴席在皇宫开始,国家盛典,除了严肃浩大,还需美酒佳肴,君臣共庆。
    皇室、贵族、内外文武大臣,再加上那些东南亚来的人,零零散散加起来,一共有将近四千人参加,人数之最,从三年疫情时期到现在,近十年的时间,这是最为浩大的一次。
    庆祝的,不只是大晋的统治阶级,洛阳从上到下的各个阶层亦然,既然是国庆,那当然不仅只是朝廷自己的国庆,还是所有百姓的国庆,君民同乐。
    洛阳市井间,男男女女,万民欢呼,走街游市,光彩盈城,通宵达旦。
    在洛阳城外禁卫军大营之中,亦是将校同欢,一如往常,留驻的将士,得到了天子丰厚的赏赐与犒劳。
    麟德殿内外,彩灯如山,绸带如林,殿前广场几乎有一大半被都席案给占据了,为伺候这场御宴,大晋皇宫之内,几乎所有的内侍、宫女,都被集中而来侍宴。
    大晋一朝,自开国以来,除了在正式立朝的那一次,还没有像今天这一回这么奢侈过。
    而开宴致辞,李翔仅通报了一则喜讯,那便是在一月之前,在前方将士的奋武之下,整个李唐本土南方已经彻底掌握在了韩信的手中。
    并且,韩世忠水师在进入李唐本土沿河流水系持续不断的袭扰之中,再一次和李唐水师一战,斩敌水师兵卒千余,击沉敌军大小战船十一余。
    喜报传出,举朝振奋。
    如今的大晋,作为开朝的第一代,还是最为进取,也是最为有战斗力的时候。
    同样,作为开朝的第一代,一个个的也都是开国功臣,国家勋贵,他们的利益和大晋是绑在一起的。
    大晋越是强大,那他们的利益才越是可以得到保证。
    如今,整个李唐本土半岛南部的区域全部都落入了大晋的手中,这也就代表着,从此之后,整个李唐的战争潜力已经被打压到了极致。
    也就代表着,从此之后,李唐要正式开始走入下坡路了。
    粮食问题,不管是哪一个时代,都是关乎民生军事的天大的问题。
    粮食保障出现了问题,对于任何一方势力来说,也同样是最头疼,也是最大的问题。
    此外,本就已经在去年彻底重创的李唐水师,再一次败阵,那更是一件大好事了。
    李唐的水师的力量被打掉的越多,他们大晋的水师越可以肆无忌惮的进入对方的河流水域,肆无忌惮的破坏对方两岸的生产。

为本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