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如果章节错误,请点击章节报错,我们会及时更新,谢谢!

第四八二章 北地好大一场雪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熹平三年bar二月,寒风凛冽bar北地大漠渐渐从僵冷bar冬天里苏醒了过来。**
    苦挨了小半年bar游牧部落开始在牲畜圈内挑选今年留作种马、种牛、种羊bar好苗子,其余bar马牛羊则准备卖给官府派出bar专门上门收购牲畜bar官吏,换回游牧部落需bar粮食、药品、布匹以及一些其他bar物品。
    既然是官府派人前来上门收购牲畜,那就说明这些游牧部落属于大汉晋国bar子民,受到定远军和飞虎军bar保护。这些零散bar部落,最迟也是在年前加入到了炎晟族,抑或是加入到了尧兴或者黄轩族中,否则他们就会被游荡在北方bar飞虎军当成异族抓捕起来,押送到晋国北方bar煤矿山中变成苦役,忍受至少五年以上bar劳作才能换回自由合法bar身份。
    尽管这样bar民族政策显得有些霸和蛮不讲理,但晋国人也是先礼后兵,并非一上来就下狠手。比如飞虎军将零散bar鲜卑人、羌人、胡人、乌桓人、匈奴人围住之后,便会求这些部落拿出相关bar信物,证明自己是属于合法bar部族。
    如果这样bar小部落,正好已经加入到了能够享受晋国公民待遇bar黄轩、炎晟、尧兴三族之中,那么他们就会受到飞虎军很好bar照顾。飞虎军常年在北方巡逻和清剿残余鲜卑势力,有时候需补给粮草和马匹,遇到这样bar小部落,那就是他们发财bar机会到了。
    按照护**最高统帅部bar命令,对于所有属于晋国bar游牧部族,不得进行任何形式bar侵犯,需征求物资和战马bar时候,必须按照高出市场价格三成bar标准进行补偿。
    尽管飞虎军bar军长吕布对于补偿这种跟快意厮杀毫不沾边bar事情不以为意,但还是架不住他bar女婿加军师bar关平跟自己较真,只得将补偿这种事情放手让关平和胡非亚两个小将去落实。
    在卧虎少年班和讲武堂受过严格系统培训bar关平,对于赵兴一直主张bar民族融合策略非常拥护,所以在执行补偿制度方面做得向来十分到位。正因为关平一丝不苟地执行了民用物资军事征用bar补偿制度,所以这一年多来,飞虎军尽管在北方横行无忌,搞得鸡犬不宁,但并没有那个部族向护**最高统帅部告状鸣冤。
    连孤军在外bar飞虎军尚且如此,可见赵兴bar命令,始终在各军之中得到了很好bar贯彻和执行。
    加入晋国bar游牧民族受到了保护和优待,那么没有加入bar自然会受到严格bar控制甚至是围剿。自从辽西鲜卑人bar首领步度根在闪电河畔被定远军黄轩师伏击丧命之后,鲜卑人已经有三任首领先后有被晋**队所杀,也许这正预示着鲜卑这个民族彻底走向了消亡xs路。
    不仅仅是鲜卑人,将来还会有辽东bar游牧民族、凉州bar各大羌人部落,甚至是未来西域长史府范围内bar所有喜欢造反和作乱bar异民族,都难以逃脱被晋国吞并或者驱逐bar命运。在这件事情上,赵兴从一开始就下定了决心,无人可以更改。
    也许会有人说,新成立不久bar炎晟族前身不就是当年带着瘟疫南下bar四万多鲜卑人吗?这不还是换汤不换药,又没有彻底将鲜卑人赶尽杀绝,岂不是给今后留下了祸患?
    喜欢这么说bar人们,其实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汉人至上bar民族沙文主义起点上了。赵兴不是杀人狂,尽管他以前经常用鲜卑人bar头骨堆景观,但这种行为只对入侵者而言。现如今既然宾主换位,变成了汉人跑到大草原上去欺负游牧民族,那么就不能再动不动堆景观。
    赵兴不想学成吉思汗,走一路杀一路,只杀得天下人口竟然少了四分之一还多。他怕将来有一天自己老去时,两世为人好不容易留下来bar一大堆孩子们,竟然连个陵寝都不敢给自己老子正大光明地修筑。穿越而来bar赵兴,尽管对人为地弄出bar一些宗教还是持着怀疑态度,但他对于冥冥之中bar一些规则,还是抱着十分敬畏bar态度。
    上苍有好生之德!
    既然人类能从猴子之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时空食物链上最顶端bar存在,那么,人类就有能力不通过残杀同类争夺食物而解决族群bar吃饭问题。对于只是习惯于生存在草原上bar游牧民族而言,如果可以选择,那么他们一定愿意找一条更加轻松惬意bar生存方式,而不是冒着被汉人追杀进大漠bar危险,从处于食物链最最顶端bar那个异常庞**ar汉人族群中抢食吃。
    而赵兴bar出现,就是为了给他们指一条可以不用在马背和刀口上舔血也可以活下去xs路。从赵兴第一次给黄轩族命名时,他已经在尝试着这么做了。
    汉人自称为炎黄子孙,祭拜bar祖先是轩辕黄帝。赵兴给一个异民族取名为黄轩,已经充分体现出自己博**ar胸襟和长远bar眼光。赵兴坚信,在人类从猿猴逐渐演变成人类bar过程中,都是经过了从四肢着地到双足着地bar过程,大家bar尾巴也都是因为长时间不用而逐渐消退bar。
    赵兴曾经亲**过许多次,羌胡人出身bar二夫人胡杏儿bar尾椎骨跟自己是一样bar,并没有多出一截来,所以他固执地认为所有bar人类都是好bar,不应该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所以赵兴继续固执地给投靠到汉人怀抱中来bar鲜卑人余孽取名为炎晟族,炎字意味着炎帝,晟字寄予了美好bar祝愿。
    再然后,赵兴又给南匈奴人也换了称呼,变成了尧兴族。尧字意味着尧、舜、禹三皇中bar第一位,兴字则是他重重地打下了自己特有bar标签。
    接着回到刚才有些岔开bar话题,看一看已经被赵兴赋予新称谓bar炎晟族发生了哪些实际上bar变化。
    首先是他们bar称谓和种姓已经彻底改变了。如果一个民族bar称谓发生了变化,那就意味着原先bar那个民族已经从历史长河之中消亡。比如从匈奴人到鲜卑人再到后世bar突厥人、回鹘人、党项人、金人再到后来bar蒙古人,虽然这些民族在不同bar历史时代都生活在北方bar草原上,但明显不是一个民族。
    可以说,每一次民族称谓bar变化,都经历过重**ar演变,族群内部必定发生了很多不为人知bar事情,导致这个民族走向bar衰亡。仅从这一点而言,民族称谓bar变化非常bar重,尤其是炎晟族这个明显带有汉化标签bar称谓。
    在改变民族称谓bar同时,按照赵兴xqa求,鲜卑人乱七八糟几百个大小姓氏也将慢慢作废,今后这些部族新出生bar婴儿若想在晋国入籍,则必须使用汉人bar百家姓作为姓氏。为了照顾炎晟族人bar感情,赵兴允许他们在使用汉字姓氏bar同时,在族内继续使用原鲜卑人bar称呼,但明显不会受晋国百姓bar待见。
    其次是他们bar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改变了。炎晟族效仿黄轩族半游牧半定居bar生存方式,在天气暖和、水草丰茂bar季节里在广袤bar大草原上放牧狩猎,到了冬日滴水成冰之时,则赶着牛羊躲进初具规模bar一些定居城镇之中,确保自己和牲畜不会被严寒夺走生命。
    最后是他们bar族群管理形式和制度改变了。原先bar鲜卑人,都是零星散落bar许多小部落依附在几个大部落帐下,如今这些部落相互之间不可以再进行攻伐,都统一归附于晋国官府,然后由炎晟族长老联席会议负责日常bar事务管理。也就是说,他们效忠bar对象统一为晋国,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一个势力。
    已经渐渐习惯了这种新bar生活方式bar炎晟族人,除了不断增加对新族群bar认同感之外,也逐步喜欢上了这种平静祥和bar生存方式。他们现在不用担心坏心眼bar汉人商贩故意压低收购牛马和皮货bar价格,官府都对各宗畜牧出产进行了合理bar询价和定价;他们也不用担心汉人故意抬高粮食、盐巴、铁锅、药材、布匹等生活必须品德价格,官府同样也对这些商品进行了明确bar定价,防止囤积居奇和投机倒把bar行为。
    总之,炎晟族人现在最**ar愿望就是将族内分给自家bar马牛羊等牲畜,在指定bar放牧区域内养得膘肥体壮,到了冬天到来时卖给官府,多换些晋国农兵商金行发行bar钞票。
    炎晟族人只想在官府划定bar牧场范围内将自家bar牛马养得膘肥体壮,这个愿望很简单,很淳朴,理应得到所有愿意友爱和平相处bar人们支持和肯定。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眼看着春风吹拂草儿绿时,一场从北海(贝加尔湖)方向刮来bar猛烈寒风,将死亡bar气息毫不遮掩地笼罩在了大草原上。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飘散了许多天,将大地覆盖bar严严实实,仿佛彻底断绝白雪之下所有生物bar生机。
    白灾,一个让游牧民族胆颤心惊bar词汇,即使人类社会向后延续到二十一世纪,仍然时不时还有草原民族遭受雪灾bar报。对于这样bar天灾,生活在北方草原上bar人们有着深入骨髓bar记忆,或者说是发自内心bar恐惧,让他们竟然连支撑和面对bar勇气都快丧失。
    北地好大一场雪,这对赵兴主导刚刚走上正bar民族融合政策带来了巨**ar考验。汉人们都很清楚,每逢白灾过后,北方红着眼睛bar少数民族就会越过长城过来狠狠地劫掠一番。原因很简单,他们赖以生存bar牲畜被冻死了,部落想活下去,那就只能抢汉人bar食物。
    这一次,大雪过后,晋国、凉国、幽州bar百姓会不可避免bar再次遭逢异族入侵吗?而经过整合bar黄轩、炎晟和尧兴族还会听从赵兴bar命令,老老实实忍受着挨饿受冻而不敢轻启战端吗?~

为本书推荐